发布时间:2025-09-28 信息来源: 浏览次数:[894]
9月23日
在郑州落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
我院教师张明明荣获
餐厅服务(国赛)项目 银牌
下面让我们一起观看张明明的十年技能坚守之路
9月23日傍晚,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餐厅服务(国赛精选)项目的领奖台上,张明明指尖抚过银牌的纹路,眼眶微微发热。这枚奖牌,是她十年技能征途的见证,更是对那段“摔过跤却从未停步”的岁月最好的答复。“从15岁拿起第一把服务勺开始,她就信一句话:坚持到最后,就不算输。”
2015年,15岁的张明明踏入郑州财经技师学院实训室,从此与餐厅服务技能结下不解之缘。次年,作为第 44 届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河南省选拔赛中最年轻的选手,她初露锋芒,拿下第八名。
攥着获奖证书在实训室待到深夜:“原来技能真的能让普通人发光。”
接下来两年,她像上了发条的时钟,辗转于10余场各级赛事,从西餐摆台的毫米级精准到鸡尾酒调制的风味平衡,把“精细再精细”刻进每一个动作里。
2018年春节刚过,校园还浸在寒意里,张明明已抱着往届世赛技术方案啃了起来。为备战第45届世赛选拔,她把实训室当成家,切水果切伤手就简单消毒继续练,怕创可贴影响手感;发烧到38度仍瞒着老师加训,直到同学偶然发现她颤抖的手。这份拼劲让她在全国选拔赛中斩获第五名,以备选选手身份跻身国家集训队,更在2019年第一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技能大赛中摘得铜牌,为母校捧回首枚国际赛事奖牌。
“最接近梦想时,却摔了最狠的一跤。”2021年,已留校任教的张明明辗转上海、徐州、杭州三大集训基地,凭借顶尖技艺,在第一阶段考核中取得第一名,成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正选选手,被教练组评为“近年最优秀选手”。正全力冲击第46届世赛时,疫情突至,赛项取消的消息如惊雷炸响。看着队友们备战的身影,她在日记里写下:“像愈合的伤疤被撕开,可技能的路不该就此断了。”在镇江恒顺,她与同样失意的队友们举杯饮醋,告别那段刻骨铭心的遗憾。
转折发生在2022年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消息传来时,张明明既期待又忐忑:深耕西餐服务多年的她,要在一个月内攻克中餐服务难关。“铺台布从对称到歪斜,分餐从精准到失误,我差点就放弃了。”她把教案里的西餐技巧拆解重构,用激光定位仪校准中餐餐具间距,对着镜子练中餐服务礼仪,连肩膀抬不起来都不肯停。最终拿下省赛金牌。那一刻,她明白:“赛道换了,但拼劲不能换。”
2025年备战第三届国赛的日子里,张明明的实训室依旧亮着最晚的灯。她将十年经验凝练成 “三阶训练法”:先用彩色定位贴练肌肉记忆,再撤去辅助工具凭手感精准摆台,最后以宋画《瑞鹤图》和《千里江山图》为基底,融青山绿水与仙鹤祥瑞主题方案——中央曲水台复刻兰亭流觞意境,将“格物致知”与文人雅宴凝于餐台和折花之中,光是折花样式就改了12版。比赛当日在展台展示环节面临挑战,平时训练的是15分钟完成折花,不含摆台。但赛场的要求是15分钟内包含折花和摆台。面对这一变化,张明明迅速调整方案,改变花型,加快折花速度,最终准时完成展台展示。“我觉得我是比赛型选手,平时练斟酒时多多少少都有滴洒,但在赛场上超常发挥,一滴没撒。”
她摩挲着奖牌,想起备赛时那些练坏的台布、磨亮的分餐勺,学生们送来的手写加油卡,想起教练陪她熬夜改方案的身影。“我常跟学生说‘遗憾也是财富’,这次我自己也践行了这句话。”
“大赛落幕,虽有遗憾,但你赢得了所有裁判和观众的认可。十年竞赛路,在我们心里,你才是当之无愧的金牌选手。”明明的团队教练和亲眼见证她成长的老师如是说。
如今,站在国赛领奖台上的张明明,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中职生。从世赛备选选手到青年教师,从西餐服务到中西融合,她用汗水诠释着“工匠精神”的真谛——所谓极致,不过是在每一次挑战里,多练一次,多坚持一秒。